1、范圍。以走馬鎮為中心,西北起五裡鄉,南到三潮水、東起李家祠堂。總面積約650平方公裡。
2、特色。
●區位優良,有“鄂西南之窗”的美譽
地處武陵山脈和江漢平原的結合地,交通便利,區位優良。鶴峰到湖南石門、桑植的兩條省間公路干線於此交匯,東連荊楚、南下三湘、西達渝東、北抵三峽,公路暢通無阻;距離枝柳鐵路石門、慈利站165公裡,是恩施州連接鐵路運輸動脈最近的區鎮;距離長江黃金水道枝宜港270公裡。
本區兼有山地和山間平原的綜合優勢,與著名的武陵源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山水相連,是湖北省25個重點口子鎮之一,27個老區鄉鎮之一,國家農業示范點。
●特色農副產品種類繁多,被譽為“湖北茶葉第一鎮”
本區有7萬畝良田沃土,盛產稻谷、玉米、油菜、茶葉等。特別是3.5萬畝高山密植茶園覆蓋了走馬的大部分山崗田野,茶葉年產量達3.2萬擔,居全省領先水平。還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7000畝葛仙米水田。葛仙米學名為固氮藍藻,為世界馳名的珍稀山珍,目前僅在鶴峰走馬和非洲有少量種植。本區有53萬畝用材林和林,活立米蓄積量70多萬立方米,已經探明的野生中藥材品種達1000多種,銀杏基地、五倍子基地、板栗基地、杜仲基地等均已經初具規模。
●紅軍遺址眾多。
作為一個老蘇區,本區擁有眾多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轉戰鶴峰的遺址,如工農革命軍東進石門出發地堰垭七郎坪於家封火、工農革命軍整編舊址――堰垭、紅四軍誕生地――杜家村、紅二軍團總指揮部以及湘鄂西中央分局會議舊址――走馬坪老街、走馬坪收編舊址――走馬坪白果樹下、紅軍醫院病傷員殉難處――走馬坪羅家台、湘鄂邊獨立團三十二烈士殉難處――所坪大圍鼓鑼山等。此外,位於五裡鄉集鎮的紅軍時期的多處舊居遺跡是湘鄂邊以及湖北省境內保留紅軍遺跡最多、革命文物價值最高的地方之一。
●社會治安良好。
1993年至於2001年間三度評為“楚天明星鎮”
●基礎設施與服務初具規模。2001年,走馬小城鎮在增強城鎮服務功能、營造良好發展上,完成了“八個一”工程:即建好了一個綠色(茶葉)支柱產業、建好了一個龍頭企業(世為公司)、建好了一個民營新區、建好了一個自來水廠(卯洞灣集鎮引水工程)、建好了一個森林公園(楊柳池森林公園報批工作已經完成)、建好了一所學校(鶴峰二中)、建好了一所醫院、打通了一條大通道,城鎮功能顯著增強。
此外,本區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白果―北鎮公路基本實現黑色化,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開通了走馬到鶴峰、走馬到北鎮的光纜通訊、無線尋呼和無線接入;全鎮12個村完成了廣播“村村通”工程;小瓢電站建成發電,集鎮農網改造工程和集鎮飲水工程都已經竣工並投入使用。
2、特色。
●區位優良,有“鄂西南之窗”的美譽
地處武陵山脈和江漢平原的結合地,交通便利,區位優良。鶴峰到湖南石門、桑植的兩條省間公路干線於此交匯,東連荊楚、南下三湘、西達渝東、北抵三峽,公路暢通無阻;距離枝柳鐵路石門、慈利站165公裡,是恩施州連接鐵路運輸動脈最近的區鎮;距離長江黃金水道枝宜港270公裡。
本區兼有山地和山間平原的綜合優勢,與著名的武陵源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山水相連,是湖北省25個重點口子鎮之一,27個老區鄉鎮之一,國家農業示范點。
●特色農副產品種類繁多,被譽為“湖北茶葉第一鎮”
本區有7萬畝良田沃土,盛產稻谷、玉米、油菜、茶葉等。特別是3.5萬畝高山密植茶園覆蓋了走馬的大部分山崗田野,茶葉年產量達3.2萬擔,居全省領先水平。還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7000畝葛仙米水田。葛仙米學名為固氮藍藻,為世界馳名的珍稀山珍,目前僅在鶴峰走馬和非洲有少量種植。本區有53萬畝用材林和林,活立米蓄積量70多萬立方米,已經探明的野生中藥材品種達1000多種,銀杏基地、五倍子基地、板栗基地、杜仲基地等均已經初具規模。
●紅軍遺址眾多。
作為一個老蘇區,本區擁有眾多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轉戰鶴峰的遺址,如工農革命軍東進石門出發地堰垭七郎坪於家封火、工農革命軍整編舊址――堰垭、紅四軍誕生地――杜家村、紅二軍團總指揮部以及湘鄂西中央分局會議舊址――走馬坪老街、走馬坪收編舊址――走馬坪白果樹下、紅軍醫院病傷員殉難處――走馬坪羅家台、湘鄂邊獨立團三十二烈士殉難處――所坪大圍鼓鑼山等。此外,位於五裡鄉集鎮的紅軍時期的多處舊居遺跡是湘鄂邊以及湖北省境內保留紅軍遺跡最多、革命文物價值最高的地方之一。
●社會治安良好。
1993年至於2001年間三度評為“楚天明星鎮”
●基礎設施與服務初具規模。2001年,走馬小城鎮在增強城鎮服務功能、營造良好發展上,完成了“八個一”工程:即建好了一個綠色(茶葉)支柱產業、建好了一個龍頭企業(世為公司)、建好了一個民營新區、建好了一個自來水廠(卯洞灣集鎮引水工程)、建好了一個森林公園(楊柳池森林公園報批工作已經完成)、建好了一所學校(鶴峰二中)、建好了一所醫院、打通了一條大通道,城鎮功能顯著增強。
此外,本區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白果―北鎮公路基本實現黑色化,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開通了走馬到鶴峰、走馬到北鎮的光纜通訊、無線尋呼和無線接入;全鎮12個村完成了廣播“村村通”工程;小瓢電站建成發電,集鎮農網改造工程和集鎮飲水工程都已經竣工並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