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餅是北京民俗應節食品,又稱薄餅,是一種烙得很薄的面餅。清《陳檢討集》:"立春日啖春餅,叫做"咬春"。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
諺雲:"春打六九頭"。我國早在古代就有立春日試春盤的風俗。杜甫《立春》詩雲:"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全盛時。"
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
老北京人講究立春這一天吃春餅。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面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炒菜簡單,無非是攤雞蛋、炒菠菜、韭黃炒肉絲、炒豆牙菜、肉末炒粉絲之類,還有醬肘子、熏肘子、大肚兒、小肚兒、香腸、燒鴨、熏雞、清醬肉、爐肉等熟食。現在人家大都備得齊。
最後別忘了備上一碟甜面醬、一碟切細的羊角蔥絲。
吃春餅的樂趣一半也在自己動手揭餅、抹醬、取菜、卷餅,然後放口大嚼,很有點返樸歸真的味道。意思到了,熟菜齊不齊倒在其次。
記得蘇東坡在一首詩中寫道:"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吃了春餅,試了春盤,春天也就來了。
農歷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抬頭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北京人稱為要有"骨立勁兒"),因為要卷很多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