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小學時,春游去頤和園,老師先帶我們去了南湖島。龍王廟給我留下印象最為深刻。從此在心裡種下了“南湖島”情結。多年來,每次去頤和園幾乎都要去南湖島。
去南湖島必要先去十七孔橋東端的廓如亭。廓如亭建於乾隆時期,俗稱八方亭。占地140余平方米,亭有內外三圈24根圓柱和16根方柱。亭頂采用重檐攢尖的形式,造型舒展而穩重。
當年頤和園沒有東牆,亭北是煙波浩渺的湖水,亭南是干頃稻田,登亭遠眺,一望無際,廓如亭由此得名。 建造如此壯觀,是為了與十七孔橋以西龍王廟島上高台上的樓閣亭台遙相呼應。此亭是北京所有亭中最大者,同時也居國內現存同類建築之冠。昆明湖南部有出水口,慈禧從水路到頤和園時,所乘之船由此入園,並到龍王廟燒香拜神後,再坐船到對岸樂壽堂去。
我每逢盛夏去南湖島都要在廓如亭小坐,因亭子臨近湖邊,四周又十分開闊。在此小憩,頓感涼爽宜人、暑氣全消。
(廓如亭)
十七孔橋坐落在昆明湖上,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桿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00多只。
(十七孔橋)
南湖島占地1萬余平方來。島上建有龍王廟、鑒遠堂、月波樓等。島北假山上的涵虛堂,為島中的主體建築。原為三層望蟾閣,涵虛堂是夏秋時節帝後賞月的地方。清光緒時(1875-1908)改建為單層,南面有露台,繞以石造雕欄。慈禧曾在此觀看北洋水師學堂演習。涵虛堂內現舉辦清宮老照片展。
(涵虛堂)
龍王廟,清乾隆前稱龍王堂,常作宮中祈雨之所,後稱廣潤靈雨祠。
(龍王廟)
走進大門院內空蕩蕩的,只有兩位女士在晨練。
龍王廟正對著的古碼頭——光緒時,慈禧由水路入園,在祠前碼頭下船,入祠燒香,然後再登船去樂壽堂寢宮。
(古碼頭)
如欲觀看更多內容請登陸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k6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