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間自古就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的說法,這座創建於西晉時期的潭柘寺,有著比北京城更古老的歷史,是北京地區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坐落在京西門頭溝9座連綿的峰巒環抱之中,潭柘寺不僅是幽靜的禮佛之所,也是賞秋的好去處。 潭柘寺建於西晉,始稱嘉福寺。此後歷經數次更名:唐代時改稱龍泉寺,金代御賜寺名為大萬壽寺。在明代又先後恢復了龍泉寺和嘉福寺的舊稱。清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賜寺名“敕建岫雲禅寺”,這裡遂成為皇家寺院。
潭柘寺潭柘寺依山勢而建,層層升高,錯落有致。建築主要分為中路、東路、西路三部分,沿山門進入,便可沿著中軸線層層深入。
潭柘寺 潭柘寺北京的山區溫度比城裡低不少,十一月中,樹上的葉子已經是稀稀拉拉,秋天的蕭瑟卻也讓這座寺廟更顯沉靜。
潭柘寺穿過山門是天王殿,殿內供奉著六尊佛教造像。
潭柘寺前來燒香的人們自此開始潛心朝拜。
潭柘寺再往裡走是潭柘寺內最大的殿堂——大雄寶殿。上面懸掛的“福海珠輪”的金字牌匾是乾隆皇帝的手跡。
潭柘寺我喜歡看寺廟建築的屋檐,因為屋檐的形式和檐角上蹲著的小獸透露著這座建築的身份和地位。
潭柘寺 潭柘寺潭柘寺中軸線上的最後一座大殿是毗盧閣,它也是寺內最高的一座殿宇。而更為人所知的便是殿前庭院中的兩棵銀杏樹。
潭柘寺 潭柘寺這兩棵銀杏樹一東一西,東邊的是“帝王樹”,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傳說當年康熙皇帝到潭柘寺時,這棵銀杏樹恰好生出一個新的側枝,好像是在歡迎皇帝的到來,於是康熙便賜名“帝王樹”。而東側的銀杏樹雌的則是後來補種的,得名“配王樹”。
潭柘寺都說北京的秋天是最迷人的,這話一點不假。秋天的北京有著深藍的天空,襯得一樹的葉子更加金黃。如果再早一周,這兩棵古老的銀杏樹一定更加漂亮。不過這時候,院子裡倒是更加漂亮,因為鋪滿了一地的金黃。
潭柘寺潭柘寺裡還有一群自顧自的“主人”,也不知道它們是如何來到這裡的,反正現在這裡已經成了它們的家。它們大多不怕人,在大庭廣眾之下伸著懶腰,瞇縫著眼睛,享受著午後的陽光。
潭柘寺 潭柘寺登上毗盧閣的後山,是另外一個欣賞這兩棵銀杏樹的絕佳角度。
潭柘寺 潭柘寺眼前的黃色琉璃瓦與遠處的黃色樹葉互相呼應。
潭柘寺如果願意,可以在這裡燃上一盤平安香。
潭柘寺離開中軸線,我更享受在寺中隨意走著的時光。看鴿子從大殿的牌匾後鑽出來,站在房檐上咕咕的叫著
潭柘寺看屋頂的瓦楞間落滿了金黃的樹葉。
潭柘寺看牆角擺放的青花瓷的大缸。
潭柘寺還有在陽光下悠閒溜達的貓咪。
潭柘寺從寺中出來,還可以去塔林看一看,在略有些蕭瑟的秋風中,也許會有一些別樣的感悟。
潭柘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