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序語
堪稱寶島的台灣,在大陸居民的心中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這是兩岸人為阻隔太久之故。而我的友人
系列之五
寶島一景鵝銮鼻
翻開台灣地圖,就會看到伸人巴士海峽中的一個岬角― 鵝銮鼻。我們有幸領略了這個“大鼻頭”的旖旎風光。
鵝銮鼻位於台灣的最南端,是屏東縣恆春半島的一個呷角,地勢東陡西緩,沿途布滿珊瑚礁。“鵝銮”一詞為排灣族語言,有“帆船”之意。
我們隨朋友塗先生進人呷角後,首先映人眼簾的是一座高塔。塗先生介紹說,這就是鵝蠻鼻的地標鵝銮鼻燈塔,也是台灣南端的標志,有“東亞之光”的美譽,是台灣八景之一。
鵝銮鼻燈塔塔身全白,呈圓柱形,分四層。我們本想登塔缭望,但見底層門上有鎖,可能是假日之故,只得步上底座拍照,並圍繞燈塔觀賞。看到塔基築有炮台、護城壕溝等,頗覺奇怪,不知燈塔要武裝干什麼?塗先生解釋道,此半島洋流強勁,礁石錯雜,為海上安全計,於光緒八年(1 882 )建造此燈塔。初時常遭少數民族侵擾,故建有炮台等,是少有的武裝燈塔。
又說,該塔塔高
燈塔前,綠草如茵。在一個長方形的石座上,豎立著一塊約
作為地處台灣最南端的海濱,鵝銮鼻有許多不同於其他風景區的特點,蘊含著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第一,它所處的地點特殊。塗先生問,你們除了看到的藍天、白雲、海浪這些海濱所共有的特點之外,還領悟到了什麼?我的老伴立即回答,熱帶的棕擱樹太美了。塗先生說,棕擱樹固然很美,但在台灣隨處可見,海南、廣東等省不是也有嗎?鵝銮鼻的奇特就在於它地處三海的交匯處:東臨太平洋,南傍巴士海峽,西邊是台灣海峽。還有哪一處海濱具有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呢!
經他一說,我們才發現,此處果然與眾不同,海水顏色似有差別,東邊太平洋呈蔚藍色,巴士海峽泛著魚肚白,而台灣海峽又似灰黑色了;海浪也有所不同,太平洋岸邊白浪翻滾,巴士海峽浪潮有節奏地拍打岸邊,台灣海峽的浪花則一湧一退;大概與當時潮汐、風向等等因素有關吧。
第二,到處都是珊瑚礁。塗先生還讓我們看看鵝銮鼻的地貌與別處有什麼不同?我們異口同聲地說:珊瑚礁。塗先生點頭稱是。原來,珊瑚礁是由生長在海中的造礁珊瑚以及與它共生的石灰藻等生物遺骸堆積而成。隨著地殼的變動,海中的珊瑚礁就緩緩地隆起,形成陸地。
鵝銮鼻半島,就是海裡隆起的珊瑚礁台地,不僅海中處處羅列著珊瑚礁,地面也是礁石林立。遠遠看去,頂端尖圓、高高地插人海邊的那塊猶如擎天石;從海底隆起的過程中,受到海水侵蝕,形狀如豪豬的那一塊,憨態可掬,而風光旖旎的海濱沙灘上,礁石陡峭,怪石嶙峋,形成了鵝銮鼻海濱獨特的景觀。因此,游區還有“礁林公園”之稱。
第三,動植物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我們走在海濱步行道上,看到這裡的礁石、地面上長滿了各種植物,又是贊美,又是感歎。塗先生遂又告訴我們:珊瑚礁隆起形成陸地後,受風雨侵蝕,表面逐漸酥化為土壤,有了土壤植物就能生長。因此,這裡的植物非常繁茂。他指著盤曲在礁石上很像“爬山虎”的植物說,那是山豬枷;小徑兩旁開著大朵黃花、長著心形葉片的是黃模;石礁旁散發於空氣中一股氣味的綠葉植物是臭娘子;還有草海桐、白水木、林投等等典型的海濱植物。
由於植物資源豐富,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動植物種類。難怪我們在這裡常見蝴蝶飛舞,鳥兒凋啾,樹干枝葉及潮濕處,蝸牛或休息,或爬行,悠然自在;林中偶見蛇類出沒;攀木晰蠍更是活躍於林間。老伴感歎道:“這些動植物彼此相互依賴,密不可分,一個完整的、和諧的生態系統就在我們身旁,這是一個多麼珍貴的自然世界啊!大地母親對我們如此厚愛,難道我們人類就不應該覺悟、反省、回報麼!”
我們聽了深表贊同,打趣地說,如果人人都像你這位具有環保意識的業余專家,我們的地球就會更生動、更完美、更壯麗、更多姿多彩了!
我們在南台灣旅游的兩天日子裡,還游覽了墾丁森林游樂區的觀海樓,銀龍洞,觀看了罕見木本植物銀葉板根;浏覽了貓鼻頭、佳樂水、龍蠻潭等等景點。在山之巅,在海之涯,在青青草地上,在藍藍大海邊,擁抱了大自然融人了大自然,盡情地享受了寶島最南端的美麗景色和人文景觀!在賞心悅目之余,但願大家共同保護好這一片瑰麗的樂土,讓子孫後代永遠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