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目前開放的僅長、定、昭三陵,其中以長、定二陵的公交最為便捷。這次徒步從定陵出發,經過十二座明代皇陵,接著到十三陵水庫看日落,最後到“朝鳳庵”站乘坐345快車返回,全程步行25公裡。中途可在長陵下撤,乘坐314路原路返回。行程中的所有皇陵均過而不入,所以不發生任何門票費用。
從德勝門西起計算,總過經過2個小時多一點到達定陵,大家走向第二集合點——定陵門前的電子顯示屏。遠處山頂有一座小亭,我猜是用於嘹望,以便及時發現山火,後面的行程中有好幾處山頂也有小亭。太陽出來了,天也藍藍的,當逃兵的念頭一掃而光,給自己定了個至少到長陵的最低標准。
到了集合點,沒想到今天居然是一直走老師在給我們講解。一直走老師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對他淵博的知識以及精彩的講解更是期盼已久。看來我這次雖然行前糾結來糾結去,但是最後下定決心來卻是得了個意外驚喜。老師首先介紹了十三陵的概況、今日的大致行走路線和定陵的相關情況。當日沒有帶筆記本,老師講解的內容只能憑印象記住一部分,因此以下敘述的內容中如有錯漏之處,請指正。
(地圖來自網絡)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北京西北郊昌平區的天壽山麓,總面積約120平方公裡,是明代宮廷術士經過數年踏勘方才選中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十三陵東、西、北三面山立,猶如天然屏障;南面虎峪、蟒山東西相對,是中國傳統風水中起護衛作用的左青龍右白虎。陵區占地約40平方公裡,中間為洪水沖刷而成的盆地,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是背山面水、風光秀麗的風水勝境、絕佳吉壤。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皇陵以長陵為中心,扇形分列於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在中國傳統風水學說的指導下,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余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明十三陵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因此即是全國文保單位,又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地圖來自網絡)
十三陵除了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外,還有七座妃子墓和一座太監墓。
明朝自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南京)稱帝,國號“大明”開始,到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滅亡為止,享國祚276年,歷經十六帝,為何只有十三陵呢?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洪武),死後葬於南京“明孝陵”。
第二帝為皇太孫朱允炆(建文),後其叔父朱棣(永樂,朱元璋第四子)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兵攻破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成了明朝歷史上的一個懸案,所以他並沒有陵墓。
第六帝明英宗朱祁鎮(正統)被瓦剌所俘,因子嗣尚小,於是由其弟朱祁钰(景泰)接任皇位。後英宗被放回,乘朱祁钰病重之機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辟,不承認朱祁钰是皇帝,死後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
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盆地,所以稱“明十三陵”。
實際上最後一位朱由檢(崇祯),是清朝入主中原後為籠絡漢族地主階級為清延效力,將其貴妃的陵墓改建成為安葬崇祯的思陵,正因如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這樣,以明朝皇帝的名義在北京修建的陵墓其實總共只是十二座,就是今天我們要看的內容。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blog.sina.com.cn/shenyuxiaozhizuo